说起来,上次去颐和园还是大概15年前,虽然实际上颐和园变化并不大,但是很多东西都已经记不清了。
颐和园是清朝皇家行宫和大型皇家园林,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(原名清漪园),重建于光绪年间。也是清朝三山五园(香山、玉泉山和万寿山。静宜园、静明园、颐和园、畅春园和圆明园)中保存状况最好的一座,颐和园还是自汉武帝建章宫首创“一池三山”模式以来,最后一座、以及仅存的一座保留着这种模式的宫苑。
颐和园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,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,如凤凰墩仿太湖、景明楼仿岳阳楼、望蟾阁仿黄鹤楼、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、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。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,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,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。
从紫禁城到这里有17公里,古时候过来一趟也是不容易的。整个园内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,传说乾隆帝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,从未在园中居住。
咸丰十年(1860年),清漪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。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间(1884年至1895年),慈禧太后“还政”后退居休养,光绪帝为了展示孝心,希望慈禧不再干涉政务,下令动用海军衙门的经费工程挪款重建清漪园。由于经费有限,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,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,改名颐和园,成为离宫。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,两年后修复。
说完了它的历史,来说说这个地方怎么玩,因为颐和园非常大,基本上全都走一遍的可能性不是特别大,推荐从北宫门进入,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出来之后不远就是北宫门。先爬山再游湖,如果一直走去西堤那边呢,就可以从西门出,出来有地铁颐和园西门站,不过这样比较远,也可以考虑走到十七孔桥就离开,从新建宫门出来,这个地方距离地铁4号线西苑站还有1.7km。
北宫门进来一开始就是苏州街,这还是一个单独收费的景点,于是没有去,这是一条模仿江南水乡街市建造的宫廷商肆,后来被毁,又于1986年重建。
然后就开始爬山了,因为北京整体比较平,市区没什么高楼,所以爬上山顶可以看到很远。四大部洲的汉藏风格的宗教建筑群都挺好看的。
还有就是由1000多尊佛像在外墙上的无梁佛殿智慧海了,只可惜佛像的头都在文革时期被砍下,后来分别在1982年和2006年进行过两次较大规模琉璃佛头定制和添补,但是实际上看起来还是相当的违和。
可以看到旁边玉泉山上的玉峰塔
旁边走下山,就到了湖边,建议是从西边下山,先可以看到的是荷花池,然后是石舫,之后可以沿着长廊走到东边,不过到石舫开始,就到了旅行团集中区域,整个长廊基本上上面挤满了人。
人多到。。。即使像德和园这种只需要5块钱门票的地方,也成为了一片净土。。。。这里是颐和园中看戏的地方,原为乾隆时期的怡春堂。楼高21米,三层,是清朝最大的戏楼之一。
在德和园之东为“东八所”(寿膳房、寿茶房、寿药房)、养花厂和武备院等服务性院落,现被隔出颐和园,改为了颐和安缦酒店。
然后再继续走,就走到了东门,东门有旅游大巴停车厂,旅行团基本上都从东门进入,人非常的多。再继续走走到十七孔桥,可以从十七孔桥走上南湖岛,再回来就差不多了,从新建宫门出来就结束了颐和园的行程。
西边还有西堤,是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建造的,如果特别有体力的话也可以往那边走走,那边还有个西门也可以出园。
总结一下,颐和园算是北京的必去景点了吧,不得不说在古时候,皇帝真是无所不能,交通不便就把江南的东西移到北京造一个差不多的,也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了,然而北京经历了太多东西,在历史中被破坏修复,有些可惜。游览的全程大概在2-3小时,秋季应该是最佳时节,可以选择上午不那么热的时候去,没去过的小伙伴还是很值得去一次的。
本篇照片SONY A5100 + 16-50 f3.5-5.6,后期Lightroom。
点击直达这篇文章